五秩奋进铸辉煌 承前启后谱华章

  北岭山高,西江水长;弦歌五秩,砚园风华。2020年11月21日,注定要成为万千肇庆学院人的共同节日。这一天,学校将以线上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建校50周年庆祝活动,回顾发展历程,总结办学成果,汇聚各方力量,共创新的辉煌。在这里,让我们回眸历史,走进学校的昨天,感受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畅想在奋斗中迈向的美好明天。


学校在风雨飘零的年代获得初生


  1970年3月,广东省革命委员会粤革发(70)33号文件在决定广东教育行政学院命运的同时,为肇庆学院的前身迎来了初生。

  根据这个文件精神,各地省属高等院校要下放到各有关专(行政)区举办。其中,广东教育行政学院下放肇庆地区,改名为肇庆地区师范学校,校址由广州市迁往肇庆地区新兴县高村,学校由肇庆专区领导。

  新兴县高村,作为坐落在粤西地带的一个乡村,可以想象,七十年代之初,那里的地理位置是何等偏僻,经济情况是何等落后。要在那样的一个地方举办一所高等学校,是何等的艰辛。

  但当时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没有被困难吓到,而是知难而进,克服重重困难,披荆斩棘建设新校。从广州西迁新兴的初期,由于校舍全无、师资缺乏,各种各样的条件都远低于办学的起始线,招生曾经被迫陷入停顿。为了尽快恢复办学,大家草草安顿之后,就投入到建校工作中,边建校舍边做调研,为恢复办学准备条件。

  通过调研,学校了解到当时的肇庆基础教育也是捉襟见肘,中小学合格的师资极其稀少,十分紧缺。针对这种局面,学校开展了教育培训工作,在提高肇庆地区师资水平的地方发力,找到了学校立足地方的基点。

  资料显示,肇庆地区师范学校作为当时肇庆唯一一所高等师范学校,短短五年时间,就培训和输送了一千多名中学教师,为肇庆地区基础教育、中等教育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人认为,肇庆地区基础教育上世纪七十年代能够在一个漫长的黑夜中看到曙光,并藉着这道曙光努力前行,肇庆地区师范学校功不可没。


搬校迁址、更名扩容,学校发展迎来里程碑


  在经历1975年中期更名为肇庆地区五七师范学院的短暂困惑之后,1975年底和1976年初,意识到必须专注于办学工作的学校请示广东省革委会,建议“把肇庆地区五七师范学院改为肇庆师范学院,纳入国家高等院校经费项目开支,不再挤占地区普教经费。招生指标由省下达计划。”这项建议的提出,表明学校开始了更有远见地谋划未来。

  1977年8月7日,粤革发[1977]52号《关于肇庆师范专科学校领导体制问题的通知》发出,带来了一个重磅消息:国务院同意肇庆地区五七师范学院改办为肇庆师范专科学校,学校实行由省和肇庆地区双重领导,以地区领导为主。至此,肇庆地区五七师范学院终止,肇庆师范专科学校诞生。

  一个高等院校的命运,归根结底取决于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决策。但是,学校自建校之日,在困局里作出的努力,在努力下取得的进步,在进步中创造的业绩,在业绩上体现的价值,肯定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肇庆师范专科学校的成立,恰恰印证了这个逻辑。

  1977年9月,在“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十年动乱结束后的一年,广东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复办广东教育学院,肇庆师专与广东教育学院分家。广东教育学院迁回广州办学,肇庆师专也开始另选校址。关于肇庆师专如何办和再一次迁校,当时教职工的思想并不统一。但经过热烈讨论,大家思想达成了共识,形成了新校区选址方案。很快地,把学校从新兴高村搬迁到肇庆东岗的方案,获得上级同意。

  肇庆东岗,毗邻星湖。这里自古以来就不仅是风景区,更是文化胜地,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过墨宝,形成了岁月悠久的尚学之风。在这里办学,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所以,现在回过头去看,从新兴高村迁址肇庆东岗,这无疑是肇庆学院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后人应该记住,1979年暑假,肇庆师专七七和七八级五个班270名学生和教职工100余人,从新兴县高村搬迁到肇庆市郊新校。同年9月,250名新招录学生也到新校报到入学。余下的化学专业师生于1980年暑假第二批搬迁到新校区,至1980年底,肇庆师专迁校工作全面完成。这标志着肇庆学院的办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重视教学质量是肇庆师专留下的光荣传统


  1977年肇庆师专诞生后,学校按照为农村中学培养初中教师的目标,调整办学思路,贴近中学实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办成中学教师的摇篮。

  这个办学思路的重点落在“质量”二字,就是要通过制定和实施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确保师范学生在校期间获得高质量、严要求的培养指导,逐步成长为合格的初中教师。

  学校在年度工作意见中强调,在教育部尚未颁布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各种教学大纲前,各科要试订教学大纲,并按这大纲要求授课,进行严格训练、严格考试和考核。在当时留下的一份文件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规定:“继续发扬‘三自四严’的教风,对备课、辅导、作业批改都应有周密的计划和明确的要求,教研组要进行定期的检查。”“老教师除继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外,还要对整个科、系的教学起指导作用,有计划有重点地帮助中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进修。”“要继续实行科代表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及时改进教学。”走在时代之先的决策,使得学校重质量、抓质量蔚然成风。

  得益于此,肇庆师专的学子在北岭山下的校园里认真学习,磨砺本领。他们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学习课堂教学技能,学习思想教育方法,并从中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教育本义,在肇庆师专学子的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由于搬校的缘故,肇庆师专其实经历了一回二次创业。二次创业,几近于重新起步,从零开始。所以,学校的办学工作也是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正是在重重困难中,倾注了二次创业者的奉献精神,寄托了师生的美好愿望。他们的无私奉献成为师生永远的回忆,凝聚成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后继者不断奋进。


西江大学时期形成了传承至今的大学精神


  1985年,学校获悉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肇庆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同意筹建西江大学的复函》。

  复函说了四点内容:一、西江大学是一所多层次、多形式、自费、以走读为主、不包分配的职业大学。招生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学制二至三年。毕业生享受大专待遇,由学校择优推荐录用。二、根据你地区发展需要该校可设置工科、经济管理、文科等方面的专业。办学规模可随着经济发展需要,逐步扩大为一千五百人。三、办学的基建、设备投资和办学经费由你区自筹解决。四、西江大学在肇庆师专的基础上采取一套班子两个招牌的办法筹建,肇庆师专的现行管理体制不变。

  “西江大学”这个曾经让肇庆学院人魂牵梦绕的名字就这样问世,并以此名义开启了一段长达十四年的办学历程。

  西江大学,是广东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广东高等教育一项极为重要的成果。在她身上,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的神圣使命,也凝聚了开拓学校未来的远大理想。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西江大学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对于学校来说,是一种自觉的选择,是一次主动的出击。

  八十年代中期的肇庆,像祖国很多个地方一样,正经历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沧桑巨变,社会上的生产生活开始变得活跃,对有技能、懂管理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需求量极大。这就给西江大学提供了建设发展的巨大空间。

  当然,建设发展的巨大空间并不就是现成的办学条件,学校只有把握时代和社会赋予的宝贵机遇,才能用好空间,立稳马步,拿出招式,施展拳脚,使加快发展的可能转变为现实。

  学校对此高瞻远瞩,作出重要的决定,就是紧紧依托肇庆师专多年来积淀形成的实力,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并存的“两校一体”办学模式。因为这样的模式,既能优化师范教育的办学条件,综合提高师范学子的培养质量,又能为地方输送一批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办好西江大学,是肇庆人民寄予学校的热切期望,也是学校向肇庆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但是,要在一个单一的师范院校基础上办好一个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大学,谈何容易,必须有一种激扬全体师生员工雄心壮志的精神,才能使学校做到风雨兼程,奋勇向前。

  团结合作,是西江大学在办学实践中倡导的核心精神。校领导班子团结合作,影响着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团结合作,也影响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团结产生力量,合作形成格局。全校上下,众志成城,群策群力,在政通人和、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中推动着学校建设发展。多年以后,学校把“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确定为肇庆学院人精神。而西江大学时期的师生,就为此作出了最为重要的铺垫。


兰蕙流芳——肇庆教育学院


  本科层次的肇庆学院有两个源头,其一是西江大学,其二是肇庆教育学院。

  1977年,肇庆教育学院的前身,同样以肇庆地区师范学校的名字得以确立,这是肇庆地委志在促进肇庆地区基础教育事业采取的行动。学校要全力承担培养培训中学教师、教育行政干部的任务,以此履行师范教育的使命。

  从培养培训中学教师、教育行政干部的任务做起,肇庆地区师范学校在师范教育的领域中展开了耕耘。作为“老师的老师”,这个特殊的身份给了学校养成勤教勤学风气的自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师德作为重要元素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圆满完成学校承担的培养培训工作。

  随着肇庆地区师范学校越来越成为培训地区内中学教师及教育行政领导干部的重要单位,学校的办学重点日渐向教师进修、提高在职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转移。于是,从1979年初起,学校在地区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增挂了“肇庆地区教师进修学院”的牌子。1980年10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顺应时代潮流,更名为肇庆地区教师进修学院,一直延续到1983年。

  回顾肇庆地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办学岁月,可以了解这个时期的学校同时注重扩大办学规模和提高培训能力。而量的增长、质的提升,也就落到了日复一日、持之以恒的办学工作中,换来的是学校不断提高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1982年3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学院建设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明确教育学院是承担培训在职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的具有高等师范性质的高等学校。学校的又一次转身,也就成为了水到渠成的结果。

  翌年4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肇庆地区行署批准,肇庆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改名为肇庆教育学院。学校提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决保证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学校又按照“勤奋、严谨、求实、进取”的校纪校风要求规范了各项规章制度,设立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奖,以新的管理和激励机制激发全体师生员工兴校荣校的热情。

  服务基础教育,是肇庆教育学院办学思路的其中一条。在办学过程中,学校通过开展教育培训搭建起来的桥梁,与各地中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向各地中学源源不断地输出服务,久而久之地确立了肇庆教育学院想中学之所想、急中学之所急的口碑。

  肇庆教育学院校园里有一个湖,名叫兰蕙湖。兰与蕙,本义都是香花香草,内含品格高洁之意。以此为名,虽解释各异,但其中之一,应该是指肇庆教育学院胸怀崇高,肩负大任,立志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应有贡献。基于此,当肇庆教育学院与西江大学像两条河流一样,在世纪之交合二为一,融为整体,也就在学校的历史上书写了兰蕙流芳的集体记忆。


2000年,肇庆学院成功升本


  站在世纪之交、千年之交的时间交汇点上,分别走过30年和23年专科教育之路的西江大学和肇庆教育学院,由于相同的方向、相同的目标、相同的梦想走到了一起,那就是组合起来,形成更大的力量,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办学水平,以获得更强的能力,为包括高等教育事业在内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事实上,早在1999年初,为适应肇庆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广东省的高等教育结构,西江大学和肇庆教育学院的领导班子就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启动了合并升本工作,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和论证。通过两校接续不断的努力,在上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合并升本工作顺利推进。

  1999年11月,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对西江大学、肇庆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肇庆学院进行了实地考察;2000年2月,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全票通过两校合并升格为本科肇庆学院;2000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下达了教育部正式同意组建本科肇庆学院的通知。

  合并升本,成为肇庆学院办学历史上又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作为为国家培养初等高级人才的基本途径,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是学生高考入学后接受高等教育的两种主要形式,这两种教育形式在教育层级、生源性质、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办好专科教育,却未必能够在本科教育中得心应手。刚刚进入本科教育领域的肇庆学院,再次以创业者的热血和激情,踏上了充满挑战的征程。

  好在,万事都是有规律的,本科教育也是如此。肇庆学院在升本以后,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学校发展为主题,突出特色,注重质量,优化结构,充实内涵,按照“口径宽、基础实、适应广、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具有较强适应性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纲张目举,学校就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在本科教育之路上一路向前,步履生风——

  2004年,学校顺利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2006年,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7年,学校启动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2009年,学校以“学科专业学院制、生活社区书院制”为理念,开始了书院制改革步伐; 2012年,学校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6年前后,学校获得一系列省级荣誉,分别入选广东省省市共建高校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等;同年,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学校获评为硕士学位授予建设立项单位;2018年,学校获评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典型高校;2020年,学校胜利召开第四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新时代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一串串闪亮的光点,贯穿着肇庆学院办好本科教育,进而以此为基础向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进军的辉煌历程。

  2020年的肇庆学院,迎来50华诞。正所谓“办学五十载步履铿锵路向前,育才半世纪桃李芬芳春满园”,50年来,肇庆学院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己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总共培养了近20万名各类专业人才。这样的巨大成就,是这个坐落在岭南大地的学校,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卓越理念,以脚踏实地、稳打稳扎的实干精神,以快马加鞭、时不待我的工作效率,在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中获得的。也正所谓“立壮志满怀豪情踏上新征程,守初心抖擞精神书写新华章”,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之际,在集全校之力做好十四五规划布局谋篇之际,同时也在欢庆建校50周年之际,学校又将面向未来,凝心聚力,守正创新,开始新的奋斗。